科技公司的誠信危機

2013年10月,T-Mobile宣佈了驚人的政策:即日起,只要你使用T-Mobile的國際漫遊服務,就能享有免費且不受限制的簡訊和網路服務,打電話到任何國家每分鐘也只要20美分。
T-Mobile的費率讓一切都改變了。以往,6000美元的國際漫遊費用傳聞嚇壞你我了,使得我們上飛機前就會把手機設定成飛航模式;現在,這樣的時代結束了。我想讀者應該會興高采烈。但令人訝異的是,很多人並不這麼想。他們寫道:「我為什麼要相信電信公司?他們已經騙了我們好多年。」

這並非頭一回了:科技公司提出承諾,得到的卻不是人們的歡心,而是懷疑。當蘋果公司發表iPhone 5S時,在手機的Home按鍵上裝載了指紋掃描功能,你或許以為大眾的反應是:「哇!比起一天輸入密碼50次,這種做法快多了。」但普遍的回應卻是:「喔,很好!現在蘋果公司能把我的指紋交給美國國家安全局(NSA)了。」
真的嗎?這是第一支指紋掃描功能確實能運作的手機,而你的反應卻是如此?但是這並非難以理解。

科技在美國一向受到推崇。第一台收音機、筆記型電腦和平面電視剛問世時,我們驚歎不已。我們視科技公司為績優股,IBM員工往往是受人敬重、令人欽佩的理想對象。我們以卓越的科技、領先的企業為傲。

今天,情況就沒這麼簡單了。科技公司面臨誠信問題。

這樣的結果是他們自己造成的。Google當年推出Gmail時,就測試過大家對隱私的容忍度──因廣告類型與郵件內容有關。雖然Google是利用軟體演算法掃描郵件,而不是靠人工,不過這似乎無關緊要。

接著,一組研究人員發現,你在同步iPhone時,電腦會下載你的全球定位系統(GPS)記錄,並且只需簡單指令就可讀取這些記錄,蘋果公司很快就修正了這個問題。而邦諾書店在2010年少報了Nook電子書閱讀器的重量,卻在2011年多報了Nook的解析度,突然間,連產品規格都不能相信了。

再來,就是NSA的新聞,他們蒐集電子郵件內容、聊天記錄,以及從微軟、Google、臉書、蘋果和其他公司取得的資料。這些公司承認,為了遵照偶爾收到的搜查令,他們曾經提供過一些個人資料,但嚴正否認提供更多資料給NSA。不過你認為這會使人們比較願意接受這類新聞嗎?

 

文_Phoebe Fan;編輯_Emma Hu
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