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年前,蒲松龄以一整部《聊斋志异》阐述了「人比鬼还可怕」的意象;而400年后的今天,麦浚龙塑造一出《僵尸》,将人的心魔从心脏深处勾了出来,赤裸裸的摊在观众眼前:原来真正骇人的,是那份自私自利的执著──人性。
究竟是什么因素让一位年方30岁的新锐导演对「僵尸」以及「人性」有这样的融合与诠释?
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中,麦浚龙导演提及:「根其实已经种下了很多年,我小时候就很喜爱《僵尸先生》,之后就一直想要创作这样的作品。『僵尸』是代表着一个香港年代,而我想要以新的角度和方法深入的去谈『僵尸』,人性便是那项深度。像把『道长』这样的角色人性化,即是颠覆以往僵尸片之处。」
为了重现1980年代香港僵尸片的氛围,麦导演特地找来了钱小豪、陈友、惠英红、鲍起静等老戏骨担纲演出。这些演员细腻又精湛的演技获得观众及影评界压倒性的好评。
麦导演对此表示:「这些人都是当年缔造僵尸风潮的优秀演员。三十年后的现在,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发生了很多不同的事,你发现他们脸上多了许多皱纹,这些纹路其实正诉说著背后所历经的沧桑。演员本身就是一个个的故事。」
《僵尸》是麦浚龙的第一部导演作品,在此之前,他一直是香港拥有高知名度的歌手。虽说近几年,他一直参与电影制作与剧本创作,但突然想要以已没落数十年的僵尸片做为其首部独挑大梁的作品,一开始确实经历各界许多质疑。
麦导演在专访中透露:「当初许多大导演和圈里人都在怀疑这样的片子是否真的能卖座,但对我而言,这已是一笔商业生意。已经有好久没有这种电影,对观众来说可能是新鲜的。」
《僵尸》在香港上映首周4天即以近500万港元横扫票房夺冠,并获香港金像奖及台湾金马奖等大奖多项提名,亦在各大国际影展上大放异彩。此次,更受「西雅图国际影展」(Seatt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, SIFF)之邀成为参展影片。挟带着在亚洲的高人气与高评价,《僵尸》于SIFF放映后,让西雅图观众掌声不断。
麦导演的赌注很显然是下得很对。
而被问及接下来的电影创作之路的规划,他表示:「现在已经在写下一个剧本,是关于犯罪的题材。很多人都问我会不会再拍《僵尸》续集,我想我不会。我要传达的意象都已在这部电影中讲完,接下来的,就交给其他导演完成。《僵尸》是一个先河,相信不同的导演一定能拍出更不一样的好作品。」
受访当天,麦浚龙道士风格的穿着成为《僵尸》最耀眼的活招牌,更表彰出强烈的个人特色。
他说:「我一向喜欢冰冷,因为在冰冷的外衣下,情感会更加的激昂。因此,『僵尸』虽是冰冷的主题,但《僵尸》这部电影却充满了爱。」
的确,一部《僵尸》不仅说了从前,道了今来,亦刻了情爱,划了人性。而这也即是麦浚龙对其生命哲学最完整的探究。
香港导演、编剧、监制、歌手、演员。2002年以单曲《ON THE ROAD》出道。2009年,麦浚龙专注于电影发展,先后参演《复仇者之死》、《保衞战队之出动喇!朋友!》及《维多利亚壹号》。其中,第一个创作的电影剧本《复仇者之死》于「第33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」获得「最具文本哲学奖」。2011年以后,之后,麦浚龙花了九个月的时间编写个人第二个剧本《僵尸》,此片他第一次担当导演,集编、导于一身,向香港80年代盛极一时的僵尸电影致敬。
麦浚龙自编自导的香港僵尸电影,由有日本恐怖大师之称的清水崇监制,它主要是参考1985年的电影《僵尸先生》,也是2010年代第一部的僵尸题材的电影,同时也是香港近年少有的恐怖动作片。《僵尸》曾入围非竞赛项目如威尼斯电影节「威尼斯日」单元和多伦多电影节「午夜疯狂」单元,并是第2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「亚洲未来」单元的开幕电影及获得2013年香港亚洲电影节最佳新导演提名及第50届金马奖3个提名。2014年,更获邀参展「西雅图国际影展」。
文_Phoebe Fan;编辑_Emma Hu